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。每到这样骄阳似火的盛夏,义乌人就会想念一种爽滑可口的传统美食———择子豆腐,它是义乌人最热衷的解暑小食之一。划成小块的择子豆腐晶莹剔透,在凉开水中悠悠晃动,撒上红糖或者白糖,加入陈醋,再滴一丁点清凉的薄荷。那味道,清凉可口,酸甜中又带着一点特别的苦涩,令义乌人痴迷。很多义乌人,就是这样伴着择子豆腐的味道,度过炎炎夏日。
准备材料:“择子”是义乌方言,正确的写法应为“柞子”,柞子是栎树的坚果,在其他地方更多的叫橡子。栎树也被称为橡树或柞树。择子豆腐需要用栎树的果实制成。每年秋天,就是人们上山采摘择子的季节,再去壳、浸泡、磨粉,三斤小择子才能制成一斤粉,而大择子则需要四斤果实才能制成一斤粉。最后晒干,直到第二年才能用于制作豆腐。
选料:首先要做成软滑爽口的择子豆腐,最好选用纯正的择子粉,将择子粉称量好。
泡粉:将择子粉倒入容器中,捏碎加水浸泡,搅拌直到粉都基本沉淀了,倒掉上面的清水。由于择子的果实中含有较多的单宁(酚类化合物),所以会有一种强烈、难以入口的苦涩味,需要反复多次的浸泡、沉淀、换水,将沉淀下来的粉过滤备用。
烧制:锅中倒入适量水烧开,转小火,一边将择子粉浆均匀地倒入锅中,一边不断快速搅拌,以免粘锅、结块。水的比例与择子糊的厚薄相关,水放得少做出来的择子豆腐会相应硬一点,反之更软滑。当择子糊已均匀成浓稠糊状,再用小火烧上一两分钟,筷子挑起浓稠糊状的时候糊呈倒三角状即可关火冷却。
成形:将熬好的择子糊倒入容器中冷却成形,等凉透后可以冷藏。
调味:冷却或是冷藏后的择子豆腐用刀均匀地切成小块,装入碗中,撒上适量白糖或者蜂蜜调味,润糯香甜,清爽可口,回味无穷,是为炎热夏季的解暑佳品。
范林碧来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街道里忠村,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她才十六、七岁时就学会了上山摘择子,制作择子板挣取工分。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,择子粉就是比较金贵的东西,能够换取的工分比较多,因此,当时家中女性多的家庭,都会做择子板,也会留一部分制作成择子粉,夏天的时候做择子豆腐吃。
择子豆腐是义乌人都不会陌生的传统小吃,那味道清凉可口,酸甜中又带着一点特别的苦涩。关于择子豆腐,有人这样说:“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夏天了。那时候没有加多宝,也不需要降火,有的是奶奶泡的一大壶解暑茶,口渴时喝上一大碗,能解一夏天的暑气。还有妈妈做的择子豆腐,加点儿醋和白糖,酸酸甜甜的,天底下没有比这能美味的东西了!偶尔吃到一根几毛钱的赤豆棒冰,简直要感动到。”可见,择子豆腐也是一些人回忆童年的方式吧……
制作人员:
总监制:余家锋
制片人:郎豫风
编导:丁宁
摄影:王嘉楠
后期:姚朱婧
特别鸣谢:中国义乌网 义乌市福田街道办事处